Jeva888仙女粉絲團

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回覆】佛其實就是「大羅金仙」🔴(道)無極聖靈→(一)→(二)(聖女)(聖子)→(三)三一真神名稱🔴

佛其實就是「大羅金仙」
45664647_3  
    我們常常聽到電影、布袋戲與道家或道教修行人提到「大羅金仙」這四個字,但是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大羅金仙」這四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人說宋、元兩朝的時候修行人便已經將神仙歸類成鬼仙、人仙、地仙、天仙與神仙等五大類,而神仙的仙品位階最高,是修行人修行之最高境界,又稱為「大羅金仙」。

    另外在道教《皇經集註》的《中華道藏》第六冊之328頁與345頁中亦有提到居於大羅天之金仙就稱為「大羅金仙」,那麼什麼是「大羅」呢?中華道藏解釋說所謂的「大羅」就是指大羅天的意思,那麼什麼又是「金仙」呢?金仙就是指一切的大覺悟者、大覺金仙或是不壞金仙皆是也。

    而在道教的經書《靈寶无量度人上品經》中亦曾經提到:「….. 大羅天者,虛皇居之,包含天地不可窮極。上无復祖為道為身,於五劫之間化生天地,大羅一炁生三,三生諸天萬物…..」,而宋朝在宋徽宗的時候亦曾封佛教的大覺者為金仙,因此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亦曾被宋徽宗封為大羅金仙即是此理,由此可知「金仙」一詞是始於中國的宋朝時代。

    雖然釋迦牟尼佛曾被宋徽宗封為大羅金仙,但其實不只是釋迦牟尼佛一位而已,凡是「佛」其實都是道道地地的「大羅金仙」,為什麼呢?因為「佛」、「仙」、「金仙」、「大覺金仙」、「大羅金仙」或「不壞金仙」等等的名詞其實都是在形容組成宇宙本體的非物質炁體,也就是指宇宙間最小的組成粒子與萬物之源頭。

    那麼我們再回頭來探討《靈寶无量度人上品經》中所提到的這些內容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大羅天者,虛皇居之」這一句話中所說的「大羅」是一句隱喻詞,所謂「大羅」即是指宇宙最初陰陽兩炁混沌之狀態,而「羅」字則是指包羅的意思,因此「大羅」兩字即是在隱喻宇宙最初的混沌時期它包羅了整個宇宙之間的「陰炁」與「陽炁」,故以「大羅」兩字來形容這一團混元炁體。

    而「虛皇居之」這四個字又是什麼意思呢?「虛皇」就是指耶教的上帝,伊斯蘭教的真主,佛教的佛祖,道教的太上道祖、混元老祖、混元聖祖、玄玄上人與混元一炁……等仙佛,為什麼呢?因為虛皇的「虛」字正是在描述當時的混元一炁是由那些無形無相的炁體所組合而成的一種虛空狀態,而虛皇的「皇」字則是主宰的意思,因此整句「大羅天者,虛皇居之」的意思即是說宇宙的真正主宰就是居住於宇宙陰陽兩炁所瀰漫的虛空之中。

    其次談到「包含天地不可窮極」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當宇宙大爆炸之後,輕清之陽炁上昇為「天」,重濁之陰炁下凝為「地」,因此在宇宙尚未大爆炸之前這一團混元炁體其實已經包含了「天」與「地」在其中了,而「不可窮極」這四個字就是在隱喻這一團混元炁體的範圍根本是沒有極限可言的意思,這也是目前臺灣許多的寺廟名字在前面都會冠上「無極」這兩個字的原因了。

    再來談到「上无復祖為道為身」,此句話就是指混元一炁就是宇宙的源頭,再往前推已經沒有比祂更早的源頭了,祂就是「道」,而混元一炁就是大自然的「身」,而所謂「於五劫之間化生天地」的意思就是說在無量劫、無量劫以前,當這一團混沌之炁體大爆炸之後,輕清之陽炁就上昇而為天,重濁之陰炁即下凝成為地,因此大自然祂生化了天地。

    最後談到「大羅一炁生三,三生諸天萬物」這一句話,所謂的「一炁生三」就是指混元一炁在大爆炸之後輕清之陽炁上昇為天,重濁之陰炁下凝為地,因而宇宙產生了「輕清陽炁」、「陰陽混合炁」與「重濁陰炁」等三種不同質量炁體之狀態,這也是一般人所說的「一炁化三清」這一句話之真相,而這「三清」之能量體也正是道教信眾所他們說的元始天尊、道德天尊與靈寶天尊等「三清道祖」。

    至於後半段這一句話「三生諸天萬物」的意思就是說目前宇宙內所有有形有相的萬靈、萬物與萬象等物質皆是由這三種無形無相的非物質炁體所組合而成,「諸天」即是指不同氣體所存在的不同層次之空間之意,「萬物」則是指由重濁之陰氣所旋轉凝結生化而成的星球、山嶽、河川、樹木、花草、動物與礦物等。

    那麼一般人所稱呼的「大羅金仙」又跟剛才《靈寶无量度人上品經》中所提到的那些文字內容有什麼關係呢?其實不但有關係,而且關係還非常的密切,因為所謂的「大羅金仙」就是指宇宙混沌時期那些無形、無相的非物質炁體,剛才我們已經提到說「佛」、「仙」、「金仙」、「大覺金仙」、「大羅金仙」或「不壞金仙」等等的名詞都是隱喻字與形容詞,那麼我們接著就要來解開這些迷團了。

    「佛」字是隱喻字,旨在形容那些沒有分別心、比較心、執著心、貪婪心、嗔恨心、癡迷心與嫉妒心等等人性之炁體,所以「佛」字是由「弗」字與「人」字等兩字所組合而成,「弗」字是指沒有、不是或無的意思,而「人」字則是隱喻人性,因此沒有那些人性的濁氣與罣礙之炁體就以「佛」來隱喻即是此理。

    而「仙」字的含意亦是如此,「仙」字是由「山」字與「人」字等兩字組合而成,「山」字是指最高或最頂上的意思,而「人」字也是隱喻人性,因此當一個修行人修到沒有分別心、比較心、執著心、貪婪心、嗔恨心、癡迷心與嫉妒心等等的人性時,那麼此時他的人性已經到達了最高點,並返回至最初剛出生時候的本性,或最初上天所賦予之天性,所以「仙」字與「佛」字都是在形容我們世人最初之本性或佛性,因此自己原來之本性也稱為「自性佛」即是此意。

    那麼我們再來探討一下這個「俗」字是什麼意思,「俗」字是由「谷」字與「人」字等兩字所組合而成,「谷」字就是指山谷,也就是隱喻最低或最下面的意思,而「人」字也是在隱喻人性,因此當一個人他心中充滿了分別心、比較心、執著心、貪婪心、嗔恨心、癡迷心與嫉妒心等等的人性時,那麼此時他的人性已經降到了最低點,因此就稱為「俗人」或「凡夫俗子」即是此意。

    那麼「大覺」這兩個字又是什麼意思呢,「大覺」就是指佛智慧,當一個修行人悟透了宇宙那唯一的真理之後,他便會瞭解宇宙間所有有形、有相的萬靈、萬物與萬象等物質其實都是由那些無形、無相的非物質炁體所組合或幻化而成的假相,而他們的實相本是一種空相,這就是「空即是色」或「色即是空」的真諦,因此沒有必要再為這些本來虛無的事物去罣礙或執著,這種大覺悟之智慧就稱之為「大覺」或「佛智慧」,所以這些沒有人性之本性經書中才會以「大覺金仙」、「大羅金仙」等隱喻來形容祂們。

    至於「不壞金仙」的「不壞」兩字又是什麼意思呢?「不壞」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那麼「不壞」又是指什麼呢?「不壞」就是指組成宇宙各種物質之炁體它們根本沒有生滅現象之特性,那麼什麼是「炁」呢?「炁」是一個隱喻字,炁是由「无」字與「灬」字等兩字所組合而成,「无」字就是「無」字,而「灬」字就是「火」字的象形文字,因此「炁」字就是隱喻宇宙間那些有形有相的物質經過極高溫度燃燒之後所變成的非物質炁體,所以「不壞金仙」就是炁體的隱喻。

    瞭解了上述這些道理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麼說印度小國家的悉達多王子因為悟透了解脫法而使自心沒有凡塵那些濁氣與罣礙而被稱為「釋迦牟尼佛」的原因了,「釋迦」兩字是悉達多王子家族之名稱,而「牟尼珠」與「佛」這兩種名詞都是在形容炁體或是已覺悟的修行人其本性有如這些炁體一般,祂們的靈以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凡塵的那些濁氣與罣礙,猶如「牟尼珠」與「佛」一般。

    有人誤將釋迦牟尼佛當成了「佛祖」,其實信徒稱釋迦牟尼佛為「佛祖」只是對悉達多王子的一種尊稱或暱稱而已,其實「佛祖」兩字是另有含意的,「佛」字就是在形容那些無形、無相的非物質炁體,而「祖」字則是指源頭之意,因此所謂的「佛祖」、「道祖」都是在指宇宙最初那一團混沌炁體而言,因為這一團混沌炁體正是世人所說「佛」與「道」之源頭也,所以才有《靈寶无量度人上品經》中所說:「上无復祖為道為身」這一句話。

    那麼全世界的佛教徒為什麼要「學佛」或「修佛」與道教徒為什麼要「修仙」與「成仙」呢?就是因為整個宇宙之間只有炁體才能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與不增不減,也只有炁體才能不受陰陽輪迴之拘束而脫離六道之輪迴,而修行人唯有去除凡夫俗子那些分別心、比較心、執著心、貪婪心、嗔恨心、癡迷心與嫉妒心等等的人性才能使靈體炁化返回本性而成佛或成仙,所以「佛」與「仙」才會形成各宗教法門修行人修行悟道的最終目標即是此意。

    這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章所告訴世人最重要的一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等語之真諦與「修行不是為了追求有,而是要返回無」這一句話之真正含意,因此目前世界上各宗教法門要信徒所做的那些放生、朝山、彌撒、禮拜、法會、濟世、救災、誦經、念佛、加持、灌頂、印心、浴佛、曬佛、繞佛、繞境、進香、安太歲、化煞、吃素、出家、朝覲、點戒疤、剃度、浸禮、受洗、點玄關竅…...等等的活動,都是屬於有為法之範疇,其目的是在應世或傳教而已,並非是一種「真修行」,若太沉迷其中反而是與真正的修行背道而馳,相信稍有智慧的修行人一悟便知。

    如果做那些有為法真的算是在修行的話,那麼就會如同佛教念佛法門那些傳教法師所說的一樣「萬人念佛萬人去」或像一貫道點傳師所說的點玄關竅就能達到「天堂掛號,地獄除名」之解脫目標一樣,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就不會有純陽祖師降示所說的:「修道者眾成道者少」之感嘆,不是嗎?

目前連各宗教法門那些傳教的活佛、上師、金剛上師、仁波切、上人、無上師、大師、法師、神父、牧師、導師、阿訇、喇嘛、尊者、禪師、祖師、大法師、主教、樞機主教或教宗的本人都看不出有幾個是真正悟道的人,如果是真的已經悟道,那也是少數,更何況說念佛就能達到「萬人念佛萬人去西方極樂世界」或是點玄關竅就能達到「天堂掛號,地獄除名」之解脫目標呢?

各宗教許多的經典教義內容都非常好,但是這些經中藏有「顯道」與「隱道」需要修行人自己去參悟出來,因為所有宗教法門那些具有文字相與語言相的經典教義都是「假經」,而沒有文字相與語言相的經典教義才是「真經」,所以聽法師講經說法要聽出「弦外之音」,看文字經典也要悟出「經中之經」即是此意。

假經是那隻指出月亮位置之「標月指」,但卻不是月亮本身,假經也是載修行人渡過苦海、慾海的舟楫與寶筏,但卻不是彼岸,因此各宗教那些經典教義內容不是要讓信徒作誦唸之用的,而是要讓信徒作為參悟之用的,宗教的經典不是歌本,因此不能當歌譜來唱誦給仙佛聽,宗教的經典也不是詩人所製作的詩篇,因此也不能當成詩詞來朗誦或讚美仙佛。

宗教的經典更不是藥草,因此不能當成藥材來為眾生治病,宗教的經典更不是符籙,因此更不能當成符法來為眾生消災解厄,但是宗教的經典到底能不能為眾生來作消災、解厄、安魂、定魄、除罪與化煞之用呢?當然可以,否則釋迦牟尼佛又豈能當「大醫王」來醫治眾生的所有病呢?

那麼宗教的經典到底要如何使用才能為眾生消災、解厄、安魂、定魄、除罪與化煞呢?其實非常的簡單,只要我們能參透經文內容之第一義諦而不被經文中的文字相與語言相所迷惑,我們自然而然的就能瞭解宇宙萬事與萬物之真相,既然瞭解了宇宙萬事與萬物之真相,那麼我們還會為那些假相或幻相所造成之困境所困擾而感到痛苦與不安嗎?如果不會!那麼痛苦、疑惑與不安不就沒有了嗎?

俗話說的好:「精固則氣凝,氣凝則神定,神定則心安,心安則性清」,精固就是「意清」,氣凝則是「心清」,而神定則是「性清」,這就是我們自己體內的「三清」啊,我們修行人若能將自己身體內的精、氣、神三寶保養的很好,那又豈會有內神通外鬼之事情發生呢?若沒有體內之識神被外境、外物等外鬼所迷惑住,那又豈會有魂不安、魄不定、煞不化、厄不解、災不消與罪不除之理呢?

因此道家修行人將「凡精」修回成「元精」,將「俗氣」修回成「元炁」,
將「識神」修回成「元神」,並使精氣神的三種精華「元精」、「元炁」與「元神」返回虛無之狀態就稱之為「三花聚頂」即是此理,修行人若能達到這種修行境界,即是達到老子在《清靜經》中所說:「心的真清與真靜」之目標。

除了道教修行人成仙之修行目標外,其實佛教信徒成「佛」的目標亦是一樣,佛是沒有任何分別心、比較心、執著心、貪婪心、嗔恨心、癡迷心與嫉妒心等等人性的,有人性的靈體只能當人,充滿獸性的靈體只能當獸類眾生,而充滿禽性的靈體也只能當禽類眾生了,因此唯有純佛性的靈體才能真正的當佛,因此佛是沒有一絲一毫人性、獸性與禽性的,所以此種只有佛性之靈體才能成「佛」。

什麼性才是「佛性」呢?「佛性」就是指大慈大悲心、天心、道心、直心、仙心、大中至正之心、無私無偏之心、無人無我之心與至道至德之心等等皆是,而一般所認為的善心、好心與慈悲心都不是,因為那是「人性」而不是「佛性」,是「人心」而不是「天心」,是「凡心」而不是「道心」,所以絕對不能成佛。

目前世人誤將佛像等假佛當成自性之真佛,以為佛是在度化世人,佛可以讓他們賺大錢,並保佑他們身體健康、家庭平安或婚姻美滿,其實這是徹底誤解了佛度化世人、佛讓世人賺大錢、佛保佑世人身體健康、家庭平安或婚姻美滿的真正含意,佛就是我們的良知本性,我們一做錯事就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良知本性,所以自己的良知本性一直在引導我們回到剛出生時候之本性,這才是佛在度化我們世人之真相,而若我們自己的「凡心」能修回成「佛心」,則我們自然就會身體健康、家庭平安或婚姻美滿,如此的話那我們不是就能為自己消災、解厄、安魂、定魄、除罪、化煞了嗎?因此佛與大羅金仙一樣都是在指我們的良知本性。

quote
http://blog.xuite.net/betty41081046/twblog/133780753-%E4%BD%9B%E5%85%B6%E5%AF%A6%E5%B0%B1%E6%98%AF%E3%80%8C%E5%A4%A7%E7%BE%85%E9%87%91%E4%BB%99%E3%80%8D

【回覆】佛其實就是「大羅金仙」🔴(道)無極聖靈→(一)→(二)(聖女)(聖子)→(三)三一真神名稱🔴
想知大羅金仙的累世輪迴的名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